2022年6月28日
站內搜索
>>>
您現在的位置 > 教育科研 > 素質教育

新年致教師:愿你心有所向,眼里有光

 
發布時間:2022/1/7

  

01

教育是難的,需要懷揣勇氣


遇見問題和挑戰,是人生路上的必然,也是教育路上的必然。如果沒有心理準備,或是心生畏懼,就會選擇逃避走向消極,最后遍地荊棘舉步維艱。若是把教育過成了苦役,那終究是對自己的辜負和虧欠,畢竟投入了自己最好的年華和最濃烈的歲月。


越是艱難,越需要浪漫主義情懷,因為這樣才會鼓起勇氣去面對和穿越。勇氣,是最好的“抗體”,有了勇氣,才敢直面問題。


對那個隔三差五遲到的孩子,不妨和他一起商討,定制一份最合適的早上流程;


對那個掃地草草而過的孩子,試試告訴他“掃地掃地,同時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


對那個屢屢不做作業的孩子,不妨向他借幾次紅筆,然后以禮尚往來的名義送他一支精心挑選的筆,悄悄告訴他,好奇這支筆會不會經他之手變得有點神奇;


對那個容易與同學起沖突的孩子,試試讓他在家校聯系本上經常反映班級的好人好事,然后由老師來廣而播之……


這些辦法并非一定立竿見影藥到病除,因為教育是一項系統的艱巨的工程,需要經過時間的考量,但我們的積極面對和持續用力一定可以讓它朝著光明的方向發展。假以時日,你或許會發現,許多事后的柳暗花明,不過是當時的處變不驚;許多過后的云淡風輕,不過是一直的行不顧影。


說教育需要一點浪漫主義,并不是盲目樂觀、無視困難,而是在遇見時仍能保持這樣一種心境:相信懷著善意和真誠,并窮盡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會讓問題局面漸開;深知新問題還會不斷出現,但相信自己有能力應對和解決,得以在動態中保持平衡。


一個有浪漫主義情懷的教育者,一定擁有開放的心態和遼闊的胸襟,從容面對未知,能耐得住考驗,并能適時調適自己。最終,因能耐受,而成其堅;因能調適,而成其久。


02

做個行動派,才能成為實力派


遇到問題,重要的是當下解決,而不是坐等,因為時間可以是治療創傷的大師,但絕不是解決問題的高手。愚者幻想,庸者等待,而智者總是在行動。


環顧教育領域,許多成效顯著并深受學生喜愛的優秀教師,往往是風格各異的。有的雷厲風行剛毅果敢,所帶學生做事高效富有秩序感;有的幽默風趣是行走的表情包,所到之處歡聲笑語一片;有的飄逸灑脫大度寬和,帶的學生也多是性格開朗心胸開闊;有的善解人意溫和可親,特別能撫慰學生的心靈……你很難說哪種風格好,所有風格都是在“做”中實現的,在“做”中產生了生產力。


可見,“做”才是最要緊的,路徑本身并沒有標準答案,得宜便佳。如同去一個目的地,可以走路,可以騎車,可以乘船,可以開車,全看目的地,還有你的風格和你所擁有的條件。


或許有人困惑于不知道哪條路最適合自己,因而不知如何用力。那更需要用務實的態度,踏踏實實地解決眼下的問題,這樣路徑就會慢慢明朗起來,風格也會漸漸清晰起來。


教育沒有奇跡,全憑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去披荊斬棘。請相信,對于一個腳踏實地追求成長的人,道不遠人。所以,少猶豫,不糾結,做個行動派,讓自己成為實力派,并因此自信。


03

真正的教育在嘮叨和說教之上


嘮叨、說教的門檻是很低的,幾乎人人都會。人人都可以對教育說上幾句,仿佛個個都是教育家。我們的汗水常常不見成效,自己做得很累,很大原因在于不自覺地采用嘮叨、說教的方式。


真正的教育呼喚先進的教育理念,而不是起于條件反射下的臨時念頭,嘮叨和說教便多是臨時念頭,想到啥就說啥,想說啥就說啥。


讓我們的理念升個級,你會發現許多教育謎團頓時豁然開朗。


舉一簡單例子,平時大家為了方便表述,會把狀況頻出的一類孩子稱為“問題孩子”,這樣的表述無形中會給人消極暗示。這里引用詹大年校長的觀點,他認為沒有“問題孩子”,只有“成長中遇到了問題的孩子”。此刻,你也用這樣的眼光去看待,是不是瞬間覺得峰回路轉,心境也跟著明媚起來,甚至還在無形中起了施以援手給予幫助的念頭。兩種不同的理解,代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向。


真正的教育還需要教育機敏和教育智慧,它是一項高級活,天然有別于嘮叨和說教。所以我們在教育中,盡量減少嘮叨,減少說教,不講大道理,不空喊口號,而是以機敏的眼光捕捉和分析,用智慧的頭腦思考和處理,在解決問題中創造出新的契機。


比如,對那個上課愛搶答常常打亂我們節奏的孩子,不妨課后告訴他“農田里最好的玉米才會留到最后,因為要用做種子,你在老師眼里便是這樣一顆種子”,而不是當堂厲聲喝令或用眼神制止,也不是課后講一通道理,規勸他給其他同學留機會。對比這些處理方式,是不是肉眼可見有不同的結局?


再比如,對那個劉海如蓋蓋住眼簾還自以為美的孩子,不妨悄悄告訴她“我們的打扮要360度無死角,你的前后左右都很好看,但有一個角度你自己看不見,就是在低頭寫字時對方的角度”,并把照片給她本人看,乘孩子錯愕之際真誠為她提供建議。對比嚴厲批評或是苦心勸說,是不是高下立判?


當然,這一點太考驗我們的智慧,這就是教育的難,需要我們在平日里點點積累,綿綿用力,通過“微”處的“漸”變累加出力量。


04

教育是有趣的,樂趣就藏在日常的細碎里


一線教師帶班上課就像農人赤腳走在田埂上,觸感是細膩而真切的,無論是踩到尖銳石頭帶來的痛感,還是被小草和泥土細細撫過腳掌心的愉悅感,都能通到心底。若是沒有這樣走過,或是隔著靴子走,是無法感知這種體驗的。


教育工作多細碎,這是它容易讓人心累的地方。但這個世界的奇妙之處就在于事物的魅力總是與它的難度成正比,教育也不例外。容易令人心累生厭的細碎之處,恰恰就是教育的樂趣和美妙所在。


如何在細碎的日常里制造出樂趣?我的方法是,往重復的事情里添加一點新的元素,在眾多點滴中捕捉一點別樣的新奇,或是把一些細碎用特別的方式呈現出來,就會源源不斷地創造出驚喜。


每天流轉于師生之間的家校聯系本,一本一本、一字一句的回復是件費時費力又費腦的事,但當我為一個又一個孩子解開了心結,傾聽了一個又一個孩子的訴說,發現了一個又一個孩子的閃光點時,心中便有了豐沛的歡愉和滿足。尤其每天都會收到諸如“只有年輕時多吃苦,老了才能習慣吃苦”“學科學之前,我在喝西瓜汁;學科學之后,我在喝西瓜營養組織細胞的細胞液”之類令人捧腹的字句,讓我笑到打鳴,為一整天定了歡快的調子。


每周一節的活動課,也是一件費心費力的事。但當我帶著孩子們變著花樣玩游戲,諸如手影戲、老鷹捉小雞、丟手絹、丟沙包、手推車、捕“魚”等,整個操場都充滿了高密度的歡笑聲,還有孩子們說“又開始期待下周的活動課”時的眼神,覺得無比生動有趣。


一些本是平平無奇的日子,但對某個具體的孩子有獨特意義,比如他的生日,我都會精心策劃。每有孩子生日,我們就在當天(遇上節假日就提前)為他隆重過一場,帶著滿滿的儀式感。于是,每一個孩子都在熱烈的掌聲和祝福聲中慎重地許愿,分享甜美的蛋糕,細味來自父母的愛的禮物(諸如成長錄、電子相冊等),發表成長感言,給父母打親情熱線,還有一個獨特的“定制”環節——我會隆重說說這個日子的偉大之處:


11月30日是班級兩個孩子的生日,那天剛好講二戰,當大家聽到這也是丘吉爾的生日時,教室里一陣沸騰,兩個孩子更是激動到相互擁抱;


那個12月31日出生的軍事迷聽說自己和五星上將馬歇爾共生日時,更是激動到不能自已……


于是每一個孩子的生日,都被賦予了非同一般的意義,變得神奇起來,或許悄然間又他們打開了一種新的可能。


一個個教育細節都圍繞著快樂這個“母題”,趣意盎然。有生趣才會有生機,校園生活的生動有趣讓教育變得有血有肉,脈絡清晰,生機勃勃。


真的,教育的樂趣,無處不在,只是它們喜歡“躲貓貓”,需要我們自己去尋找和創造。


05

教育是美的,最美之處在于師生之間相互啟迪彼此成全


一個傍晚,一位女孩匆匆跑來告訴我,說今晚的月亮特別漂亮,想邀請我一起去欣賞。對于這么美麗的約請,我又怎會拒絕,于是有了一張師生一起賞月的美麗剪影。


一次課前,當我照例準備提早五分鐘去教室時,兩個小鬼攔住了我,問了幾個莫名其妙的問題。我看時間有些緊,便邊走邊回答,結果當我推門而進時,全班在班長“1——2——3——”的指令下齊聲山呼“鄭老師,生日快樂”,然后播放精心制作的小視頻,瞬間讓我的內心幸福指數爆了表。


有一年的“六一”,在回復家校留言本時,我看到一行橙色的字,寫著“小鄭姐姐,節日快樂喔”,底下還有一行蠅頭小字,說“據說橙色會帶來愉悅感,愿這橙色的字能帶給小鄭姐姐一天美麗的心情”。


一個暑假的傍晚,收到一條短信,“老師,今晚九點記得看看天空,那是我送給您的禮物,望笑納,千萬記得許個愿哦!”這么靈性的禮物,我當然笑納。此后我常常會無意識地抬頭看看星空,覺得那神秘閃爍的夜空與我有點關聯。

畫面干凈,清澈,畫中人相互逗笑且彼此自在。


若問為何深受學生喜愛?大概是因為關系總是相互的,而我總是先于他們交出一顆真誠、善意的心。以下便是來自孩子們筆下的畫面:


“那次親子游,別的同學都有爸爸媽媽一起,甚至還有二寶或是爺爺奶奶一起,只有我孤身一人。午餐時,當同學們都由家人陪同著相互‘敬酒(飲料)’時,我是忐忑而尷尬的。結果您走過來說:‘走,跟干媽一起敬酒去!查g讓我走出尷尬反轉成榮耀了!


“那次您和我們一起在風雨操場排列節目,結果下課時下起大雨,您帶著幾個男生冒著雨沖****室,拿了雨傘來‘救’我們,自己卻淋濕了!


“那次我在公交站等車,剛好您經過,便捎我一起去學校,還問我早飯吃了沒,那是我今生特別難忘的一個時刻!


……


點點滴滴,在細水長流中滋養彼此的情誼。如同一杯白開水,看似寡淡,卻最是養人,這就是教育的美好之處。


教育,追尋的是師生之間心靈與心靈的契合與共鳴。一種關系的美,取決于雙方投入的程度和相互成全的程度。當雙方都自然而然地投入,自覺自愿地去成全,他們的關系就會變成人生的養料,從而讓生命變得更加豐盈。凡所最美,皆關乎于心。


教育很難,教育也很美,這既是一種清醒,也是一種信心。


親愛的老師,若你過往受過傷,那就大步向前,把傷痛留在原地,它們就與你漸行漸遠乃至退出你的世界;也愿你在新的一年里,心有所向,眼里有光,在最濃烈的歲月,過滾燙的教育人生。


愿錦繡華年,皆得償所愿!






 相關新聞

 做一顆獨一無二的松子 2019/1/3
 “雙減”時代:素質教育的現實真意與時代發展 2021/11/23
 新年致教師:愿你心有所向,眼里有光 2022/1/7

主辦:金寨縣青山中學 制作:金寨縣青山中學信息中心
地址:六安市金寨縣青山鎮  聯系電話:0564-7411035
皖ICP備07000179號-1六安新聞網
本免费Av无码专区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