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9日
站內搜索
>>>
您現在的位置 > 教育科研

學校管理中的不等式

 
發布時間:2014/9/12

   創建和諧教育,“綠化”內部環境,需要澄清一些學校管理中的錯誤認識。 

  發言≠發言權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許多學校認識到教師也是學校管理中不可忽視的資源,教師逐漸擁有了越來越多的發言機會。但有發言的機會并不等于就擁有了發言權! 

  資源開發應以科學、合理、適度為原則,然而一些學校已經有了教師資源開發過度的跡象。一位教師曾感嘆:“什么時候不發言就好了,況且我們老師說的又不起作用!”經了解得知,這位教師一周大會發言三次,第一次是年級組召開的質量分析會,要求人人分析。第二次是學校召開的德育研討會,要求班主任人人發言。第三次是工會的民主生活會。大會小會均要發言,這樣的例子并不鮮見。 

  更讓教師感到負擔沉重的是,要發言就得交發言稿存檔,這在無形中又加重了教師的工作量。 

  許多學校管理者認為開會時給了老師發言的機會,就是民主治校,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有的教師開始還滿懷熱忱地發言,一段時間后“驀然回首”,懊惱地發現不但自己的建議沒有被采納,反而還要為自己的“直言不諱”埋單。于是許多教師逐漸放棄了“義正詞嚴”,加入了齊聲高唱贊歌的行列,學校的民主管理逐漸流于形式。 

  筆者認為,真正在學校管理中給教師發言權,一是發言者要有發言的主觀意愿,不能搞強迫,搞“人人必須”;二是學校要營造民主監督、民主決策的氛圍;三是發言不是考核,不能一錘定音,要有允許教師出錯的管理文化;四是管理者要多到基層“走一走”、“轉一轉”、“聽一聽”,這樣有利于將教師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整合。 

  聽課≠考核 

  許多學校建立了推門聽課制,然而,看似有效的監督及交流機制,卻受到了一些教師的堅決抵制,原因就在于所謂聽課只有監督沒有交流。許多大中型學校的教師反映,由于學校老師多,領導推門聽課一年也就一兩次,因而這節課也就算自己課堂教學水平的“代表作”,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是對自己教學水平的考核。有了這種顧慮,推門聽課也就變了味。 

  教師怕同行聽課,更怕領導聽課,是怕達不到領導的要求,失掉“印象分”。雖然問題的根源是教師考慮過多,但誘因卻是在領導這兒。教師上課為什么首先去考慮領導而不去考慮學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領導在不知不覺中把聽課當成了考核。 

  如何才能不把聽課當成了考核?筆者認為關鍵是領導如何評課,既要讓教師感到自己有發展的潛力,又要明白自己的發展方向。有人曾經問我,這門學科的課我不內行怎么聽?我說您把自己當“學生”,如果您學到了一些東西,就證明這節課的效果應該不錯。如果您還是一點兒也不懂,千萬別主觀臆斷這節課不行,您應該去觀察學生,這節課的效果怎么樣,全在學生的一言一行上。下課了,您還可以問他們:你們聽懂了嗎?聽懂了哪些?哪些沒聽懂?通過溝通,領導可以了解教師真實的教學水平,提升自己的親和力。評課尤其要注意一些不恰當的言語,否則,就成了扼殺教師專業成長的“劊子手”。 

  年齡≠優(劣)勢 

  聽一些校長在匯報工作時,提到學校的年齡結構問題,這本無可厚非。但把平均年齡小?***捎攀,皢◎滪年龄大****閃郵,就訉扆商茸x恕?nbsp;

  中年和青年教師精力充沛,頭腦靈活,是學校工作的“中流砥柱”。但老教師的身上也有許多可敬的地方,他們工作責任感強、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始終忠誠于教育工作。有人總認為老教師知識更新慢,不愛學習。筆者認為這是一種偏見,在我校舉行的一次教職工代表大會上,老教師的提案就是希望學校給他們更多的學習機會,讓他們更直觀地感受新課程,這讓許多人驚訝不已。其實,并不是老教師們不愿意學習,而是我們在工作中不知不覺地損害了他們的利益。作為學校的管理者,年齡可能是學校不可忽視的因素,但老拿年齡說事兒,會傷老師的心。





 相關新聞


主辦:金寨縣青山中學 制作:金寨縣青山中學信息中心
地址:六安市金寨縣青山鎮  聯系電話:0564-7411035
皖ICP備07000179號-1六安新聞網
本免费Av无码专区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