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4日
站內搜索
>>>
您現在的位置 > 教育科研

學校變革從哪里開始

 
發布時間:2014/9/12

   20世紀80年代以來,學校變革成為人們關注的重要話題。學校變革的實質在于使學校教育體系形成一種適應社會不斷變化的新機制。從總體趨向看,學校變革反映出了由外部轉向內部,由宏觀轉向微觀,由表層轉向深入的新景象。在這一系列的轉變過程中,人們對學校變革形成了諸多新觀點,這些觀點也就成為校長引領學校發展的新的思想基礎。

  學校變革必須從內部開始,這是一個被人們越來越予以關注和強調的新思維。許多時候,我們總是將學校發展的希望寄托在學校外部的各種環境與條件的改善上。其實,學校變革的真正秘密隱藏在學校教育的生活和經驗中,學校成員的日常教學實踐也不斷賦予學校變革以真實的意義。從根本上講,再多的外部環境和條件的改善,雖然可以給學校的變革提供機遇,但不能給學校問題的解決帶來動力和具體辦法,如果將學校發展過分寄希望于體制、評價、管理等諸方面的改變,反而會使校長和教師產生依賴性。因此,真正的學校變革要基于每個學校自我的行動和努力。

  在學校變革中,校長要視學校的每個人都為變革的動力。我們經常說“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或者說“有什么樣的校長就有什么樣的學!。這種說法表面上是正確的,或從某個層面看是合理的,但它過分夸大了校長個人對學校組織的影響,而且一旦真正形成校長對學校組織的絕對影響,對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常常會產生消極的作用。因此,學校變革中的動力,不僅僅來自校長,更來自教師、學生和家長的熱情參與和努力。當學校變革來自多方力量的推動時,學校也才會體現其發展的核心價值。

  學校變革還要重視培育學校成員的領導能力。當我們想到“領導者”時,總會習慣地將其描繪成具有“正式權力”的角色,而不具有“正式權力”角色的教師和學生,卻不被看成是領導者。其實,領導能力更重視人們參與的過程、活動與關系,而不是某個人特定的角色。當“領導”被定義為超越個人、角色和行為的概念時,學校組織里的任何一個人都能參與領導的行動,學校變革正是取決于每個成員不斷獲得的領導能力。校長作為影響學校變革進程與效果的最主要的力量,除了自己扮演好領導的角色,也要賦予教師以領導能力!叭绻處熢趯W校變革過程中被賦予從事有意義的領導角色的機會,領導力也來自教師!币簿褪钦f,學校變革中校長領導功能的實現,是使學校全體員工尤其是教師獲得領導力。我們常常面臨的現實情況是,許多學校都有具有奉獻精神的領導者,但教師僅僅是憑借校長自上而下的指令去行動,學校變革也就處于校長的一廂情愿之中。

  學校變革更應注意保持學校文化的可持續性。一提起變革,我們自然就想到“新”,人們也常常將“新”(新穎、新奇、新樣式等)作為判定“變革”的標志。實際上真正意義上的學校變革,要求校長必須保持理性的思想和活躍的變革意識,清晰地理解學校目標與學校文化,尋求變革的突破口和有效途徑。在現實中,我們看到的“三把火”校長和“三拍”校長,就是有變革之情而無變革之理的校長。這樣的校長,會使學校因所謂“變革”而不能保持其文化的可持續性發展,學校的命運也因校長的更替而不斷處于變換之中。

  無論什么時候,學校變革都要將學習作為最堅實的基礎。任何學校變革取得成功的關鍵是有一種新的思維方式,而這種思維方式就是用新知識、新經驗和新方法去指導學校工作,這種新知識、新經驗和新方法來自于校長、教師的學習意識、學習傾向和學習能力。任何變革離開學習是不會成功的,“在學習中變革,在變革中學習”,是學校變革的真諦。(西北師范大學教師培訓學院院長 李瑾瑜教授)





 相關新聞


主辦:金寨縣青山中學 制作:金寨縣青山中學信息中心
地址:六安市金寨縣青山鎮  聯系電話:0564-7411035
皖ICP備07000179號-1六安新聞網
本免费Av无码专区一区